词在中间的成语(共134个)
陈词滥调
成语解释: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
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成语出处:萧乾《老报人馀笔・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理屈词穷
成语解释: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
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强词夺理
成语解释: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严词厉色
成语解释:色:脸色。
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要送木兰到营中去,反是木兰严词厉色催逼转来。”
诗词歌赋
成语解释: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阮三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诗词歌赋,般般皆晓。”
以词害意
成语解释:见“以辞害意”。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义正词严
成语解释:义:道理。
词:言辞。
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冗词赘句
成语解释: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
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严词拒绝
成语解释: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同时老段又借题发挥,要求黎元洪总统解散国会,黎严词拒绝之。”
包揽词讼
成语解释:包揽:把别人的事情全部兜揽办理;词讼:诉讼。
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说的是包揽词讼,所以火上浇油。”
空费词说
成语解释: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计,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未必能行,使仆空费词说耳!”
玩弄词藻
成语解释:以经常虚伪地使用华丽词语为标志的言语行为。
虚费词说
成语解释:虚:空。
空费唇舌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2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费词说。”
不以词害意
成语解释: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遣词立意
成语解释:同“遣辞措意”。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你这小妮子,学得几时唱,就晓得遣词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