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81个)

  • 腰金

    bèi zǐ yāo jīn

    成语解释:身穿紫袍,腰佩金饰。指做大官。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指望你背紫腰金,怎知你不成器!”

  • 千红

    wàn zǐ qiān hó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的景象。现多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景象繁荣兴旺。

    成语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千红

    bǎi zǐ qiān hóng

    成语解释: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诗之一:“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宋・辛弃疾《定风波・赋杜鹃花》词:“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 姚黄

    wèi zǐ yáo huáng

    成语解释: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
    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 嫣红

    chà zǐ yān hóng

    成语解释:姹:美丽;嫣:妖艳;美好。
    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黄麻

    huáng má zǐ shū

    成语解释:见“黄麻紫泥”。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 夺朱

    wù zǐ duó zhū

    成语解释: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
    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乱朱

    yǐ zǐ luàn zhū

    成语解释: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难别

    zhū zǐ nán biě

    成语解释:朱:红色。
    古代以朱色为正色,紫色为间色,比喻正邪、好坏。形容善恶不辩。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允传》:“丞相亮将北伐,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

  • 夺朱

    hóng zǐ duó zhū

    成语解释:夺:强取;朱:朱红,正红色。
    用间色的紫色取代正色的朱红。比喻以邪夺正。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 黄麻

    huáng má zǐ ní

    成语解释: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成语出处:明・邵璨《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

  • 腰银

    yī zǐ yāo yín

    成语解释: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想当日,孟母教子,居必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陈母教子,衣紫腰银。”

  • 盖十红

    yī zǐ gài shí hóng

    成语解释:比喻上行下效。

    成语出处:清・翟颢《通俗编・识余》:《管子》齐桓好服紫,齐人尚之,五秦易一紫。今变之为,一紫盖十红。

  • 乱朱

    hóng zǐ luàn zhū

    成语解释: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赵岐・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 金印

    jīn yìn zǐ shòu

    成语解释: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