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在中间的成语(共78个)
认贼为子
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成语出处:《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上了贼船
成语解释:比喻已入歧途,难以抽身。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别哭啦,哭也没用。这一回,我算上了贼船,走到江心了!”
认贼作子
成语解释:见“认贼为子”。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认贼为父
成语解释:见“认贼作父”。
成语出处: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复不少。”
捉贼见赃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元・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
做贼心虚
成语解释:做贼的人心里虚。比喻做坏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成语出处:宋・释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指着和尚骂贼秃
成语解释:表面骂第三者,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成语解释:比喻要先抓住或处理主要问题。
成语出处:比喻要先抓住或处理主要问题。
藏贼引盗
成语解释:藏:隐藏;引:勾引。
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逆子贼臣
成语解释: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盗贼公行
成语解释:指社会治安差,盗贼公开行窃,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
国贼禄鬼
成语解释:国贼:危害国家的坏人;禄:官吏的俸给。
指危害国家的坏人及贪图禄位的鬼魅。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顽皮贼骨
成语解释: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顽皮贼骨,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采下去,着实打呀!”
引贼入家
成语解释:把小偷引到家里。比喻把敌对分子或坏人引入内部。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书》: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