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中间的成语(共174个)
泣血枕戈
成语解释:枕:枕着。
戈:兵器。
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警帝纪》:“朕以荒幼,所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仇逆。”
歃血而盟
成语解释:歃血:口含血。
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盟。成语出处:《旧唐书・李道彦传》:“诸将与之歃血而盟,赤辞信之。”
以血还血
成语解释:用仇敌的血来偿还血仇。指杀敌报仇。
成语出处:《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流血浮丘
成语解释: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管子・轻重丁》:国有彗星,必有流血浮丘之战。
流血成河
成语解释: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杀的尸横遍野,流血成河,大败亏输。”
兵未血刃
成语解释: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与严武》:“高适是肃宗所任命的统帅,永王为地方兵力所击败身死之后,高适兵未血刃而罢。”
龙血凤髓
成语解释:比喻高贵的血统。
成语出处:赵大年《公主的女儿》:“决不能叫心爱的二妞儿、龙血凤髓的布衣公主,再去跳一次护城河。”
尸山血海
成语解释:形容杀人之多。
成语出处:《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
啮血沁骨
成语解释:形容极端诚信。
成语出处:清・顾嗣立《元诗选・丁孝子鹤年》:“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啮血沁骨,棺敛以葬。”
歃血为誓
成语解释:歃血:口含血。
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吮血劘牙
成语解释:吮:吸吮;劘:削,切。
形容凶狠残暴地肆虐。成语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诗: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刀光血影
成语解释:形容血腥的杀戮。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一:“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
刀山血海
成语解释:比喻极其危险和艰难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7卷:“有等恶人,受罪如刀山血海,拔舌油锅……诸般罪孽。”
含血噀人
成语解释:见“含血喷人”。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崇觉空禅师》:“含血噀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蓦地唤回,打个筋斗。”
含血潠人
成语解释:见“含血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