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0个)

  • 身在江,心存魏阙

    shēn zài jiāng hú , xīn cún wèi què

    成语解释: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审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 四海

    wǔ hú sì hǎi

    成语解释: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
    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成语出处: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 身在江,心悬魏阙

    shēn zài jiāng hú , xīn xuán wèi què

    成语解释: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 骗子

    jiāng hú piàn zi

    成语解释: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算命等骗人谋生的人或招摇撞骗的人。

    成语出处:王仲方《列传>序》:“近几年来,发生了不少诈骗事件,出现了一些各式各样的骗子,其中有政治骗子、经济骗子、文化骗子和江湖骗子。”

  • 医生

    jiāng hú yī shēng

    成语解释:假称有医学知识的人或卖药的流动小贩,指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5回:“你不过是个江湖医生。”

  • 艺人

    jiāng hú yì rén

    成语解释:在街上表演吟唱、讲故事、舞蹈、变戏法和哑剧等艺术而谋生的人。

    成语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一章:“那功夫不知是跟哪个江湖艺人学的,打起架来,三五条汉子近身不得。”

  • 啸傲

    xiào ào hú shān

    成语解释: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
    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成语出处:姚华《曲海一勺》:“折揽胜登临,亦传啸傲湖山之作。”

  • 雁归滨,鸡落草棚

    yàn guī hú bīn , jī luò cǎo péng

    成语解释:比喻各有特点,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归宿。也比喻有志气的人四海为家,没志气的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无所作为。

  • 人在江,身不由己

    rén zài jiāng hú , shēn bù yóu jǐ
  • 龙去

    dǐng hú lóng qù

    成语解释:同“鼎成龙去”。

    成语出处: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 禀量

    bēi hú bǐng liáng

    成语解释: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 之会

    é hú zhī huì

    成语解释: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成语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 义气

    jiāng hú yì qì

    成语解释:旧指走南闯北的人之间所遵循的忠义之气。今多指不顾原则地一味讲求朋友间的义气。

  • 气吞

    qì tūn hú hǎi

    成语解释:犹气吞山河。

    成语出处:清・查慎行《送田间先生归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诗:“气吞湖海豪犹昔,老阅沧桑骨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