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在中间的成语(共204个)
- 隋珠弹雀- 成语解释: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 
 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绿珠坠楼- 成语解释:绿珠:古代人名,歌女。 
 歌女绿珠跳楼自杀保节。- 成语出处: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 口吐珠玑- 成语解释: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 
 形容说话有文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 明珠生蚌- 成语解释:比喻出色的父亲生出出色的儿子。 - 成语出处:《三辅决录》:“昨日仲将来,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 
-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成语解释:含:衔在嘴里。 
 明珠出于水泽,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比喻君权旁落,则人人都要谋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峬传》:“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谕君之权柄外假,则毕竟取以为己利,犹出于泽中,谁能不含。” 
- 老蚌珠胎- 成语解释:指老妇人得子。 - 成语出处:清・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以识异》:“金环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 明珠按剑- 成语解释:按:用手抚着。 
 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却手持宝剑。比喻由于误会以敌意回报对方。- 成语出处: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 宝珠市饼- 成语解释:拿珍珠换饼。比喻杜绝贪心。 - 成语出处:唐・皇甫瑞《原化记・贺知章》:“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 
- 以珠弹雀- 成语解释: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 连珠炮- 成语解释: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 不吝珠玉- 成语解释:吝:舍不得。 
 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 日角珠庭- 成语解释: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 璧合珠联- 成语解释: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 成语出处:见“璧合珠连”。 
- 隋珠荆璧- 成语解释:即隋珠和璧。 -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立神明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隋珠荆璧。” 
- 飞珠溅玉- 成语解释: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