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62个)

  • 恤物

    ài mín xù wù

    成语解释:恤:怜惜;物:自我以外的人或环境,指众人。
    爱护和体恤百姓。旧用为对帝王、官吏的赞辞。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做官爱民恤物,今特佑汝。

  • 济物

    ān mín jì wù

    成语解释:济:救济;物:指人,公众。
    安抚百姓。旧时常用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

    成语出处:五代・罗隐《谗书》卷四: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 蛊国

    bìng mín gǔ guó

    成语解释: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
    害人民、害国家。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昔刘晏桑弘羊,利尽缁铢,而未尝病国病民,后世犹说其聚敛。”

  • 害国

    bìng mín hài guó

    成语解释:病:损坏,祸害。
    害人民、害国家。

    成语出处:清・严复《救亡决论》:“从未问津,致一是云为,自亏自损,病民害国,暗不自知。”

  • 害理

    cán mín hài lǐ

    成语解释: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 地瘠

    dì jí mín pín

    成语解释: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先时地瘠民贫,催科愈烦,而逋负愈积,逋久不偿,视为固然。”

  • 地广

    dì guǎng mín xī

    成语解释:广:宽阔;稀:稀少。
    指土地广大,人烟稀少。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 地广

    dì guǎng mín zhòng

    成语解释:广:宽阔。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成语出处: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地广民众的中国要统一意志与集中力量,必得有为公众的喉舌,打通层层的壁垒。”

  • 梗政

    dù mín gěng zhèng

    成语解释:梗:阻挠。
    分割人民,阻挠政令。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雕传》:某人浮湛里中,无以为生,侦民有小不平,嗾之讼,佐之请谒,己旁缘自资,且既饵临政者,因持其短长,以蠹民梗政。

  • 官偪

    guān bèng mín fǎn

    成语解释:见“官逼民反”。

  • 国富

    guó fù mín fēng

    成语解释: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

  • 国富

    guó fù mín kāng

    成语解释: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

  • 国脉

    guó mài mín mìng

    成语解释:脉:命脉。
    国家和人民的命脉。比喻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根基。

    成语出处: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当此国难深重之秋,若犹不思变计,则日汪肆扰于外,奸徒破坏于内,国脉民命,岌岌可危矣。”

  • 济世

    jiù mín jì shì

    成语解释: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周武王赞》:桓桓武王,继世灭殷。咸任尚父,且作商臣。功冒四海,救世济民。天下宗周,万国是宾。

  • 具征

    jù zhēng mín y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