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在中间的成语(共25个)
- 桑榆之景- 成语解释:指晚年时光。 -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 
- 桑榆暮景- 成语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 屑榆为粥- 成语解释:屑:研成碎末。 
 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指艰苦生活。-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 桑榆晚景- 成语解释:桑榆;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成语出处:宋・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录之恩。”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成语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 成语解释:形容人已到暮年,能做的事不多了。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成语解释:桑榆: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 
 不要说岁数已大,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细想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桑榆之年- 成语解释:形容人已到暮年。 - 成语出处:《魏书・游明根传》: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 
- 豆重榆瞑- 成语解释:原指多吃大豆使人发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难改。 - 成语出处:三国・魏・稽康《养生论》:“豆令人重,榆令人瞑。” 
- 桑榆末景- 成语解释:同“桑榆暮景”。 -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 桑榆暮影- 成语解释:桑榆;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成语出处:《书言故事・耆老类》:“年老云桑榆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