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89个)

  • 大吕

    huáng zhōng dà lǚ

    成语解释: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
    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
    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成语出处:《陆九渊集・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 老态

    lóng zhōng lǎo tài

    成语解释: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成语出处:唐・李端《赠谢戴》: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

  • 瓦缶

    huáng zhōng wǎ fǒu

    成语解释:瓦缶: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低。
    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贤才和庸才。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

  • 三分热度

    sān fēn zhōng rè dù

    成语解释:比喻短暂的热情。

  • 二缶

    èr fǒu zhōng huò

    成语解释: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
    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 舞女

    zhuàng zhōng wǔ nǚ

    成语解释:撞钟:奏乐;舞女:伴以美女跳舞。
    形容恣意行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疑》:“为人主者,诚明于臣之所言,则虽毕戈驰骋,撞钟舞女,国犹且存也。”

  • 山林

    shān lín zhōng dǐng

    成语解释:山林:指隐居;钟鼎:古代的乐器钟和盛食物的鼎,这里比喻贵族生活。
    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

    成语出处:唐・杜甫《清明二首》: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 我辈

    qíng zhōng wǒ bèi

    成语解释:钟:集中;我辈:我们,我等。
    我们这些人最富于情感,容易动感情。

    成语出处:宋・苏轼《答参寥二首》:辩才遂化去,虽来去本无。而情钟我辈,不免凄怆也。

  • 山崩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成语解释: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 漏尽

    lòu jìn zhōng míng

    成语解释:见“漏尽锺鸣”。

    成语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迫。”

  • 鼎食

    zhuàng zhōng dǐng shí
  • 伐鼓

    zhuàng zhōng fá gǔ

    成语解释:奏乐,指寺院的晨钟暮鼓。

    成语出处:柳亚子《论诗五绝答鹅雏》:“撞钟伐鼓几人知?王薼清言世已非。”

  • 击鼓

    zhuàng zhōng jī gǔ

    成语解释:奏乐,指寺院的晨钟暮鼓。

    成语出处:战国・郑・墨翟《墨子・非乐上》:“撞巨钟,击鸣鼓。”

  • 暮磬

    chén zhōng mù qìng
  • 大吕

    hóng zhōng dà lǜ

    成语解释: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至其真洪钟大吕,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