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9个)

  • 大武

    yī yuán dà wǔ

    成语解释: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 虎体

    hǔ tǐ yuán bān

    成语解释: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
    比喻朝廷大官。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楔子:“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元斑将相孙。”

  • 白俗

    bái sú yuán qīng

    成语解释:白:指白居易;元:指元稹。
    泛指文笔粗俗浅近,轻浮靡丽。

    成语出处: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 返本

    huán yuán fǎn běn

    成语解释:见“还原反本”。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土能藏木金水火,而土自亦归于土,故墓亦在辰土,是谓还元返本,归根复命之道。”

  • 戎首

    róng shǒu yuán xiōng

    成语解释: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
    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成语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履德

    bāo yuán lǚ dé

    成语解释:元:善。
    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成语出处:《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 定策

    dìng cè yuán xūn

    成语解释:定策,决定策略;又古时立天子,把事情写在简册上,以告宗庙,故称大臣拥立天子为定策,又作定册。元勋,有指拥立皇帝有功或决定政策的一国元老。又作“定策国老”。

    成语出处:宋史韩琦传:“︵琦︶薨..︵帝︶篆其碑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薨,称诸侯死亡。顾命,临终交代遗言。

  • 割剥

    gē bō yuán yuán

    成语解释:割剥:残害,掠夺;元元:老百姓。
    指掠夺人民。

    成语出处:《汉书・匈奴传》:“割剥百姓,以奉寇仇。”《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檄州郡文》:割剥元元,残贤害良。

  • 摘秘

    gōu yuán zhāi mì

    成语解释:探取精微,采摘奥秘。

    成语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藏书》:“或钩元摘秘,著古今未有之奇书。”

  • 提要

    gōu yuán tí yào

    成语解释:提:摘出,提出;提要:摘出纲要。
    探取精微,摘抉要义。

    成语出处:章炳麟《缘起・例言》:“故撰录事迹,诠次法程,钩元提要,庶有取尔。”

  • 会合

    zhēn yuán huì hé

    成语解释:指新旧更迭。

    成语出处:元鸥阳玄《魏国文正公许先生神道碑》:“论许先生之为臣,而推世祖之为君,则见我元国家之初,当贞元会合之气运,故善言先生,必以道统为先,而后及功业。

  • 及第

    sān yuán jí dì

    成语解释:三元: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及第:科举应试中选。
    从乡试到殿试都考中第一名。

    成语出处:清・李渔《笠翁对韵》: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