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在中间的成语(共40个)
无冬无夏
成语解释: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成语出处:《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夏炉冬扇
成语解释: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成语解释: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无间冬夏
成语解释:见“无冬无夏”。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无间冬夏,读书恒至夜半。”
秋去冬来
成语解释: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七章:“秋去冬来,新年一过春节眨眼就到。”
春去冬来
成语解释: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不然,厉兵秣马,春去冬来,使贼兵疲于奔命,俟其势衰,收之未晚。”
秋收冬藏
成语解释: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十冬腊月
成语解释: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寒冬腊月
成语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成语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残冬腊月
成语解释:腊月:阴历十二月。
指一年将尽之时。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错过了吉日良时,残冬腊月,未必有好日了。”
无冬历夏
成语解释:谓一年到头。
成语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天池水》:“这水呀,无冬历夏,总是一个劲儿地淌。”
指冬瓜骂葫芦
成语解释:指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肥冬瘦年
成语解释: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三冬二夏
成语解释:犹言三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