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在中间的成语(共46个)
一旦之忿
成语解释:忿:气忿。
一时的气忿。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新五代史・符存审传》:彦饶与晋初无衅隙,以一旦之忿,不能驭其军,杀奉进已非其本意,以反见诛,非其罪也!
昧旦丕显
成语解释:昧旦:天色未亮时;丕显:显扬,光大。
天不亮就起床,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业。形容为证勤劳辛苦。成语出处:《尚书・太甲》:“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申旦达夕
成语解释:申:至;夕:夜。
自夜到晨,从晨到夜。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张贊传》:“不事王侯,负才任气,见余则申旦达夕,不能已己。”
达旦通宵
成语解释:参见[通宵达旦]。
申旦不寐
成语解释:古代以天干计时,申是十二支的第九位,约傍晚时分。旦,天亮。全句是说从黄昏时分,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
成语出处:楚辞宋玉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文选潘岳西征赋:“夜申旦而不寐。”
史争旦夕
成语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
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成语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失旦之鸡
成语解释:忘记报晓的雄鸡。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成语出处:汉・曹操《选举令》:失晨之鸡,思补更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