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在中间的成语(共59个)
亲当矢石
成语解释: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躬冒矢石
成语解释:见“躬蹈矢石”。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辽东大捷辞恩疏》:“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本诸将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
身当矢石
成语解释: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成语出处:《晋书・王鉴传》:“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
众矢之的
成语解释:许多箭射击的共同靶心(矢:箭;的:靶心)。
比喻大家攻击的目标。成语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徽》:“今之原祸始音,必以合肥为众矢之的。”
躬蹈矢石
成语解释:谓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一矢双穿
成语解释:犹一箭双雕。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按,此指抗洋倒清二者并进,一举两得。
指矢天日
成语解释:见“指天誓日”。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长矢射天狼
成语解释:矢:箭;天狼:星座名,代指侵略边境的人。
比喻抵抗侵略者。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成语解释: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比喻因祸致福。
函矢相攻
成语解释:指自相矛盾。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枉矢哨壶
成语解释:枉:曲;矢:箭;哨:不正;壶:古代投矢娱乐所用的器具。
弯的箭,歪的壶。比喻不精致的器物,为主人自谦之辞。成语出处:《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集矢之的
成语解释: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敌,亲集矢于其目。”
亲冒矢石
成语解释:见“亲当矢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刀折矢尽
成语解释:折:断;矢:箭。
刀也断了,箭也用尽了。形容战斗到最后,无力再战了。成语出处:《后汉书・段颖传》:下马大战,至日中,刀折矢尽,虏亦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