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在中间的成语(共136个)
- 官官相护- 成语解释:官吏相互包庇。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如今就是闹破了,也是官官相护的,不过认个承审不实,革职处分罢咧。” 
- 在官言官- 成语解释: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 无官一身轻- 成语解释: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 成语出处:宋・苏轼《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 清官难断家务事- 成语解释: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 成语解释:穷:穷人;富:富人;斗:争夺,斗争;官:官吏。 
 穷人斗争不过富人,富人斗不过官府。-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自古道:‘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况在途路之中,众人只得隐忍,自行收拾。”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成语解释: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成语解释: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成语出处:元《宋史・邓绾传》:“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成语解释:州官:一州的长官。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成语解释:州官:一州的长官。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 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成语解释:州官:一州的长官。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正月十五,即元宵节)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公布;公开)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卖官鬻爵- 成语解释:官:官职;官位;鬻:卖;爵:爵位;原指君主制国家中;封建贵族的等级。 
 出卖官职和爵位。指旧时执掌大权的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换取钱财。- 成语出处:《宋书・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 加官进禄- 成语解释:禄:俸禄;旧社会称官吏的薪水。 
 提升官职;增加俸禄。- 成语出处:《金史・后妃传下・章宗元妃李氏》:“向外飞则四国来朝,向里飞则加官进禄。” 
- 达官贵要- 成语解释:犹言达官贵人。 - 成语出处:《金史・世宗纪下》:“达官贵要多行非理,监察院察未尝举劾。” 
- 卖官鬻狱- 成语解释:谓收受贿赂,出卖官爵,枉法断狱。 - 成语出处:《元史・耶律楚材传》:“今任使非人,卖官鬻狱,囚系非辜者多。” 
- 一官半职- 成语解释:一定的官衔职位。多指比较低微的头衔职称。 -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