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在中间的成语(共53个)
- 一鼻孔出气- 成语解释: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 成语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似此不必学温韦,已与温韦一鼻孔出气。” 
- 掩鼻偷香- 成语解释: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马颊本空禅师》:“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 仰人鼻息- 成语解释:仰:依赖;鼻息:呼吸。 
 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鹰鼻鹞眼- 成语解释:鹞:一种形体像鹰而比鹰小的凶猛的鸟,背灰褐色,以小鸟、小鸡为食。 
 形容奸诈凶狠的相貌。-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我倒是觉得敬轩的那位摇鹅毛扇子的军师,生得鹰鼻子鹞眼,不是个善良家伙。” 
- 一鼻子灰- 成语解释: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成语出处:《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耳满鼻满- 成语解释: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 
- 眼观鼻,鼻观心- 成语解释:古代静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骛的神态。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 守着鼻子摸着腮- 成语解释:形容彼此紧挨着。 -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外头守着鼻子摸着腮的都是人,我守的这点去处连足也摸不过来,……支了他那里去?” 
- 掩鼻而过- 成语解释:掩:遮盖。 
 捂着鼻子走开。形容对事物丑恶的嫌恶。-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 开山鼻祖-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 成语出处: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 
- 抹一鼻子灰- 成语解释: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 碰一鼻子灰- 成语解释:想讨好而结果落个没趣。 - 成语出处: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你们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不重视,或者对问题见解不同。” 
- 牵着鼻子走- 成语解释: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比喻受人支配,盲目地听命于人。 - 成语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九章:“不能打草惊蛇,不能让敌人牵住鼻子走,这是兵家最忌!” 
- 抓牛鼻子- 成语解释: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 仰承鼻息- 成语解释:仰:倚靠;鼻息:呼吸。 
 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