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在中间的成语(共72个)
跃然纸上
成语解释: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
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成语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落纸如飞
成语解释:形容写字迅捷。
成语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词理纵横,文笔灿烂,手不停缀,落纸如飞。”
断纸余墨
成语解释:断:破裂;余:残存;墨:墨迹。
指残存的诗文墨迹。成语出处:《宣和书谱・行书・蔡京》:“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之。”
笔枪纸弹
成语解释: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
成语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笔杆暴动”》:“现代很流行的用语,指笔和书报为‘笔枪纸弹’。”
笔墨纸砚
成语解释:指书写工具。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
一纸糊涂帐
成语解释:内容混乱,根本无法算清楚的帐目。比喻无法弄清楚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大名》:诸葛大名非用墨,清高二字肃千秋。如今一纸糊涂帐,满面松烟不识羞。
善书不择纸笔
成语解释:工于书法的人,不会过于选择纸和笔。比喻功力深厚,易见实效。
成语出处:唐・张怀瓘《书断列传》卷三:“曰:‘何如欧阳询?’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
片纸只字
成语解释: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也指简短的书信。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得其片纸只字者,重如拱璧。”
重纸累札
成语解释:谓很多的纸张。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礼仪志四》:“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
点纸画字
成语解释: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
成语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纸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落纸云烟
成语解释: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落纸烟云
成语解释: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成语出处:晋・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不缀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断纸馀墨
成语解释: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成语出处:《宣和书・詹鸾》:“彩鸾以书《唐韵》名于时,至今断纸馀墨,人传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