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在中间的成语(共396个)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成语解释:分外:格外;眼青:亲热。
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成语解释: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耳闻是虚,眼观为实’,叔叔此时,且不要过于取笑侄女,请再去一访,……那时再来取笑侄女,却也未迟。”
心头刺,眼中疔
成语解释:疔:疔疮。
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成语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疔。”
举眼无亲
成语解释: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我举眼无亲,见了你,如见我女儿一般。”
司空眼惯
成语解释:司空:古代官名。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成语出处:宋・李廷忠《卜算子・萧计议席上》:“雅兴杂鱼龙,妙算回鸾凤。莫道司空眼惯,还入清宵梦。”
黑眼定心
成语解释:指看到某些事情后心里生气。
成语出处:韩起祥《刘巧团圆》:“我老汉一辈子就懂得大吃大喝,自在逍遥,无忧无虑,有些乡亲见了,虽然黑眼定心,我也不管他。”
青眼相加
成语解释:青眼:眼睛平视。
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转眼之间
成语解释:转眼:一眨眼。
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睁眼瞎子
成语解释:比喻文盲。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0回:“到底是什么事?你们专捉弄我这睁眼瞎子啦!”
有色眼镜
成语解释: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
成语出处: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
金刚眼睛
成语解释: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死心眼儿
成语解释:固执拘泥,想不开。比喻性情固执,或者遇事想不开的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死心眼儿了!”
两眼一抹黑
成语解释:瞎眼。比喻对周围情况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两眼一抹黑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文学本体上倒腾先谓语后主语光动词没名词一百多句不点标点看晕一个算一个!”
迷人眼目
成语解释:迷惑他人视线,使人分辨不清。指耍花招欺骗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些人也是敌人的第五纵队,不过比前一种稍具形式上的区别,借以伪装自己,迷人眼目而已。”
遮人眼目
成语解释:谓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你只见庵观寺院的和尚贫财好色,明蔬暗荤,遮人眼目,俺庄内须与他们不同,荤酒俱有,待人甚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