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88个)

  • 化腐为神奇

    huà fǔ xiǔ wéi shén qí

    成语解释: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
    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腐朽复化为神奇。”

  • 摧枯

    lā xiǔ cuī kū

    成语解释:同“摧枯拉朽”。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 枯茎

    kū jìng xiǔ gǔ

    成语解释:茎:草茎;骨:骨头。
    枯槁的草茎,腐烂的骨头。比喻腐朽的事物。

    成语出处:《关尹子》:蓍之与龟,本枯茎朽骨耳!灵从何来,圣从何起?今则能彰往察来也,上下无常也,枯茎朽骨,何其神哉。

  • 奔车

    bēn chē xiǔ suǒ

    成语解释:朽:腐烂;索:绳子。
    用朽烂的绳索去套奔驰的马车。形容事情非常危险,应十分警惕。

    成语出处: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 蟠木

    pán mù xiǔ zhū

    成语解释:株:树根。
    盘曲之木,朽烂的根。比喻无用之材。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上李少常伯启》:“宾王蟠木朽株,散欐贱质,墙面难用,灰心易寒。”

  • 枯木

    kū mù xiǔ zhū

    成语解释:朽:腐烂。
    株:露出地面的树桩。
    枯朽的树木。比喻老弱无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成语出处: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 枯株

    kū zhū xiǔ mù

    成语解释:比喻无用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宋・陈亮《又癸卯秋书》:“如亮已为枯株朽木,与一世并无所关涉,惟于秘书,不敢不致其区区耳。”

  • 无能

    lǎo xiǔ wú néng

    成语解释:老朽:衰老陈腐。
    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成语出处: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 不雕

    mù xiǔ bù diāo

    成语解释:朽:烂;雕:雕刻。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不可造就。

    成语出处:《九州春秋》:“夫木朽不雕,世衰难佐,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雕画朽败之木,犹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 粟腐

    guàn xiǔ sù fǔ

    成语解释:穿钱的绳子朽断,仓库的粮食腐烂。形容富有之极。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淮书》:“汉兴七十余年之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粟陈

    guàn xiǔ sù chén

    成语解释:钱串子断了,谷子烂了。比喻极富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粟红

    guàn xiǔ sù hóng

    成语解释:见“贯朽粟陈”。

    成语出处: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 榱崩

    dòng xiǔ cuī bēng

    成语解释:犹栋折榱崩。

    成语出处:宋・陈郁《话腴》:“史舜元《哀王旦》一首云‘……昔闻陕右段忠烈,今见常山颜杲卿,栋朽榱崩人短气,平生况切同年羲。’”

  • 枯枿

    kū niǎo xiǔ zhū

    成语解释: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气沉沉。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自宋以来,学杜者但刻意深沉,如枯枿朽株,无复生意。”

  • 磨钝

    nuò xiǔ mó dùn

    成语解释:谓才能低下的人也在激励求进。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答宾戏》:“当此之时,搦朽磨钝,铅刀皆能一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