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在中间的成语(共13个)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成语解释: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倚庐之望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倚庐之望;而啮臂未仕,非图高盖之荣。”
草庐三顾
成语解释:顾:拜访。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茅庐三顾
成语解释:见“草庐三顾”。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倚人庐下
成语解释:指依靠别人生活。
成语出处:郭沫若《芭蕉花》:“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