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蜀的成语

蜀的成语(共14个)

  • 得陇望

    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
    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 , 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成语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 犬吠日

    shǔ quǎn fèi rì

    成语解释: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
    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 乐不思

    lè bù sī shǔ

    成语解释:蜀:指三国时蜀国。
    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成语出处: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得其龙

    shǔ dé qí lóng

    成语解释:龙:杰出人物。
    蜀国得到诸葛亮。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 获陇望

    huò lǒng wāng shǔ

    成语解释: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后汉书・岑彭传》载:东汉初年,隗器和公孙述分别割据于陇、蜀两地,光武帝刘秀使岑彭等率军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上邽两地,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 锦吴绫

    shǔ jǐn wú líng

    成语解释: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
    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

  • 既得陇,复望

    jì dé lǒng , fù wàng shǔ
  • 巴山

    bā shān shǔ shuǐ

    成语解释: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据陇望

    jù lǒng wàng shǔ
  • 日越雪

    shǔ rì yuè xuě
  • 贾卖药

    shǔ gǔ mài yào

    成语解释:贾:商人。
    四川商人卖药,各得其所。指商人投机取巧谋取暴利。

    成语出处:《郁离子》:“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

  • 鄙二僧

    shǔ bǐ èr sēng

    成语解释: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
    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成语出处:《白鹤堂时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越罗

    yuè luó shǔ jǐn

    成语解释:越:古代越国,今浙江一带;蜀:指今四川一带;罗、锦:都是精美的丝织品。
    越地的罗,蜀地的锦。比喻均为特产,各有所长。

    成语出处:唐・杜甫《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