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的成语(共32个)
诗词歌赋
成语解释: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阮三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诗词歌赋,般般皆晓。”
横槊赋诗
成语解释:槊:长矛;赋:吟。
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成语出处: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哀悲离之作。”
横征暴赋
成语解释: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成语出处: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固合抚绥黎庶,上副天心,蠲减征徭,内荣乡里。而乃横征暴赋,不奉典常,擅破人家,自丰私室。”
繁刑重赋
成语解释: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亦作“繁刑重敛”。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齐景公不繁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
横赋暴敛
成语解释: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
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成语出处: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悉索敝赋
成语解释:悉:全部;索:尽;敝:谦辞,谓不精良。
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
千金买赋
成语解释:花一千金买一篇散文。指文章值钱。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
掷地赋声
成语解释:见“掷地金声”。
成语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赴试》:“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掷地赋声难比。”
悉索薄赋
成语解释:见“悉索敝赋”。
成语出处:《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
悉帅敝赋
成语解释:见“悉索敝赋”。
成语出处:《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悉帅敝赋,踦跂毕行。”
登高能赋
成语解释:赋:写作。
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成语出处:《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亨传:“升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量金买赋
成语解释: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量金买赋”谓文章价值之高。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轻徭薄赋
成语解释:见“轻繇薄赋”。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赞》:“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骚情赋骨
成语解释: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
成语出处:清・徐士俊《络冰丝》:“小生沈约字休文……天生就骚情赋骨,随他半幅纸、半点墨,当值千金。”
升高能赋
成语解释:赋:写作。
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成语出处:《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亨传: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