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的成语(共66个)
- 乡乡而饱- 成语解释:乡:通“飨”;乡乡:吃得很满足。 
 形容吃得很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荣辱》:“亦呥呥而噍,乡乡而饱已矣。” 
- 半饥半饱- 成语解释: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 笔酣墨饱- 成语解释: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 成语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 士饱马腾- 成语解释: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 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 饥附饱扬- 成语解释:附:依附,归附;扬:飞扬。 
 指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比喻人贪婪自私,没有情义。-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慕容垂载记》:“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 食无求饱- 成语解释:饱:吃足。 
 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饱暖生淫欲- 成语解释:指生活安逸,易起淫念。 - 成语出处: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正旦唱]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正旦唱]便休想似水如鱼。” 
- 饱汉不知饿汉饥- 成语解释: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 饱食思淫欲- 成语解释:饱:吃足;食:吃;淫:邪恶。 
 指生活安逸,容易起淫念。-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35回:“锦衣玉食,合着了俗语饱食思淫欲这句了。” 
- 饱人不知饿人饥- 成语解释: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成语解释:饱:吃足;终日:整天。 
 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成语解释:饱:吃足;终日:整天。 
 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成语出处: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成语解释:附:依附,归附;扬:飞扬。 
 饿了就来归附,饱了就飞走了。比喻人不得志即来依附,得志时就远走高飞,忘恩负义。-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 
- 食不暇饱- 成语解释:暇:空闲。 
 没有空好好吃饭。形容整日忙碌,连吃饭也没空。-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保业》:“当是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 饱以老拳- 成语解释:饱:充分;以:用。 
 痛打,尽情地揍。- 成语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