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的成语(共82个)
有勇无谋
成语解释: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
只有胆量;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凭勇气猛冲猛打;而没有周密考虑。成语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勇冠三军
成语解释: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
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猪突豨勇
成语解释:豨:野猪。
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下》:“匈奴侵寇甚,莽大寡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
散兵游勇
成语解释: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大智大勇
成语解释: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成语出处: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有勇有谋
成语解释:勇:勇气;胆量;谋:计谋。
策略。既有胆量又有计谋。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勇猛果敢
成语解释: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成语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勇者不惧
成语解释:惧:害怕。
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成语解释: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罚若明,其计必成。”
小怯大勇
成语解释:怯:害怕。
指碰上弱小的因顾虑而害怕,遇上强大的因顾虑小反而勇猛。成语出处:《东观汉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勇动多怨
成语解释:勇动:鲁莽妄动。
鲁莽妄动必招致很多怨恨。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智慧外通,勇动多怨,仁义多贵。”
奋勇争先
成语解释:奋:振起,发扬。
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35回:“那德胜奋勇争先,以一当百,杀的汉兵大败而奔。”
奋勇直前
成语解释:奋:振起。
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急流勇进
成语解释: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邵氏见闻录》:“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血气之勇
成语解释: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宋・朱熹集注:“孟贲血气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