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的成语(共53个)
- 膏场绣浍- 成语解释:谓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沱西别业记》:“始吾游沱西,见其地膏场绣浍,可以稼穑。” 
- 金玉锦绣- 成语解释:指精美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巧妙的计策。 -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 被绣之牺- 成语解释:被:通“披”;牺:祭祀用的牲畜。 
 披着锦绣的牲牛。比喻求得功名利禄而不能全余生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 绣虎雕龙-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 成语出处: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学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 
- 花拳绣腿- 成语解释: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 
- 衮衣绣裳- 成语解释: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 铺锦列绣- 成语解释:铺:铺陈;列:陈列;锦、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 
 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 成语出处:《南史・颜延之传》:“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眼。” 
- 雕梁绣柱- 成语解释:雕:用彩画装饰。 
 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形容建筑物的奢华。-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原来这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 
- 锦衣绣袄- 成语解释: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指华丽的衣服。-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即差人,将一包袱锦衣绣袄,与卢俊义穿着,八个小喽啰,抬过一乘轿来,扶卢员外上轿便行。” 
- 锦心绣肠- 成语解释: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闻之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人信他,谁人请他。” 
- 锦绣肝肠- 成语解释: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 - 成语出处: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 锦篇绣帙- 成语解释:华美的篇章。 -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选剧》:“遂使锦篇绣帙,沉埋瓿瓮之间。” 
- 蹙金结绣-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精美,结构严密。 -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赵牧不知何人。大中、咸通中,斅李长吉为短歌,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迹。” 
- 描龙绣凤- 成语解释:指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亦作“描鸾刺凤”、“描龙刺凤”。 -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不拘描龙绣凤,样样皆精;琴棋书画,般般都会。” 
- 白日绣衣- 成语解释:绣:用丝茸或丝线在布上刺成花纹图案。 
 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绣衣,荣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