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的成语(共12个)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成语解释: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 
 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翦草除根- 成语解释:翦:“剪”的异体字;割断;翦草:割草;除:去掉。 
 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也作“剪草除根”。-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讨恶翦暴- 成语解释: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 茅茨不翦- 成语解释:茅茨:茅屋;翦:修饰。 
 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镂脂翦楮- 成语解释:雕刻油脂,剪裁楮叶。喻徒劳无益。 - 成语出处:清・何绍基《使黔草》自序:“其人之元成,浮务文藻,镂脂翦楮,何益之有?” 
- 翦爪断发- 成语解释:翦:同“剪”。 
 原指古人占卜祭祀时剪掉头发,断掉脚趾来代替身体作牺牲品。后用以表示用极为虔诚的方法祈雨。-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卷二:汤乃剪爪断发,自以为牲,而祷于桑林之社,而雨大至,方数千里。 
- 翦纸招魂- 成语解释:翦:同“剪”。 
 剪纸为幡,为受惊者、病人或死去的人召唤魂灵。这是一种迷信习俗。- 成语出处:唐・杜甫《彭衙行》: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 翦烛西窗- 成语解释:翦烛,剪去蜡烛燃烧过的烛心。全句是说在西窗下挑灯夜谈。 - 成语出处: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文身翦发- 成语解释:见“文身断发”。 
- 右翦左屠- 成语解释:谓歼灭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