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舞的成语

舞的成语(共139个)

  • 欢欣鼓

    huān xīn gǔ wǔ

    成语解释: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
    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成语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龙飞凤

    lóng fēi fèng wǔ

    成语解释: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成语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莺歌燕

    yīng gē yàn wǔ

    成语解释:黄莺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成语出处:宋・苏轼《报锦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 榭歌台

    wǔ xiè gē tái

    成语解释:供歌舞用的台榭。

    成语出处:南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眉飞色

    méi fēi sè wǔ

    成语解释:色:脸色;表情。
    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 红飞翠

    hóng fēi cuì wǔ

    成语解释: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
    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 张牙

    zhāng yá wǔ zhǎo

    成语解释: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
    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 之鹤

    bù wǔ zhī hè

    成语解释:舞:舞蹈。
    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 欢呼鼓

    huān hū gǔ wǔ

    成语解释: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成语出处:宋・苏轼《缴进免五谷力胜税钱议札子》:“去岁扈从南郊,亲见百姓父老,瞻望圣颜,欢呼鼓舞。”

  • 足蹈手

    zú dǎo shǒu wǔ

    成语解释:犹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陆贽《圣人苑中射落飞雁赋》:“闻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骇心惕。”

  • 婆娑起

    pó suō qǐ wǔ

    成语解释: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成语出处:《尔雅》:“婆娑,舞也。”

  • 揎拳

    xuān quán wǔ xiù

    成语解释: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揎拳舞袖,说强夸胜,自称好汉,相见了便觉分外兴高,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

  • 龙蛇飞

    lóng shé fēi wǔ

    成语解释:见“龙蛇飞动”。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龙蛇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 山鸡

    shān jī wǔ jìng

    成语解释: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很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

  • 龙飞

    fèng wǔ lóng fēi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