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躯的成语

躯的成语(共18个)

  • 报国

    juān qū bào guó

    成语解释:捐躯:舍弃生命。
    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

    成语出处:《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 七尺之

    qī chǐ zhī qū

    成语解释:躯:身体。
    成年男子的身躯。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糜骨

    huī qū mí gǔ

    成语解释:犹言粉身碎骨。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

  • 粉骨捐

    fěn gǔ juān qū

    成语解释: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唐・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 殒首

    juān qù yǔn shǒu

    成语解释:捐躯:牺牲生命;殒:坠落。
    舍弃身躯,抛弃头颅。形容不惜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第三札子》:“仰荷天地至恩,捐躯殒首,无以上报。”

  • 为国捐

    wèi guó juān qū

    成语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
    为国家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 殉国

    juān qù xùn guó

    成语解释: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
    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北魏・杨衒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 赴难

    juān qū fù nàn

    成语解释:躯:身体。
    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矢志捐

    shǐ zhì juān qū

    成语解释:矢:通“誓”,发誓;捐躯:牺牲生命。
    立志牺牲而不屈服。

    成语出处:《清史稿・尚可喜传》:“惟知矢志捐躯,保国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

  • 碎首縻

    suì shǒu mí qū

    成语解释:见“碎首糜躯”。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又谢恩表》:“碎首縻躯,万一冀伸于臣节。”

  • 保妻子

    quán qū bǎo qī zǐ

    成语解释:比喻只顾保全自己的身躯和保护家属的平安。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 济难

    juān qū jì nàn

    成语解释: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
    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 摩顶

    juān qū mó dǐng

    成语解释:摩:通“磨”,消耗;顶:指头颅。
    指粉身碎骨,牺牲自己的生命。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不思捐躯摩顶以报万一,反恣胸臆擅作威福。

  • 碎首

    mí qū suì shǒu

    成语解释:指粉身碎骨。

    成语出处:战国・燕 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 碎身糜

    suì shēn mí qū

    成语解释:犹碎首糜躯。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谕诚》:“人谓豫让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无耻之甚也?今必碎身糜躯,以为智伯,何其与前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