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的成语(共54个)
宗匠陶钧
成语解释:宗匠:陶铸器具的大匠;陶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比喻培养造就人才。成语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
祖武宗文
成语解释:祖袭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屮《头陀寺碑文》:“惟齐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绝业,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复。”
祖宗法度
成语解释: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成语出处:《宣各遗事》后集:“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变乱祖宗法度,窃弄朝迁爵赏。”
祖舜宗尧
成语解释:祖:效法,沿袭。
效法、遵循尧舜之道。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祖舜宗尧,太平之兆。”
祖功宗德
成语解释: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不祧之宗
成语解释: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成语出处:清・黎庶昌《古文辞类纂>序》:“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
当世儒宗
成语解释:儒:儒学;宗: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即大师。
指当世的儒学大师。成语出处:《晋书・贺循传》:朝廷嘉其能,令教育生徒,号为当世儒宗。
当时谈宗
成语解释:谈宗:善于言谈,为世人所尊崇。
指当代清谈大师。成语出处:《晋书・阮修传》:王衍当时谈宗,自以论《易》略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没当见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宣子可与言。’
覆宗灭祀
成语解释:宗:祖庙。
祀:祭祀。
覆宗:推翻祖庙。
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
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成语出处:汉・张超《诮青衣赋》:“晋获骊戎,毙怀恭子,有夏取仍覆宗灭祀。”
覆宗绝嗣
成语解释:覆宗:倾毁祖庙。
指倾覆宗庙,断绝后代。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李安传》:“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其甘若荠。”
毁宗夷族
成语解释:把同宗簇的人都杀死。
成语出处: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方臣所荷未足为泰,岂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窃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
九宗七祖
成语解释:泛指祖宗。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23回:“杀头固然是没有命吃饭,打屁股也是九宗七祖都不得超生的事。”
认祖归宗
成语解释:①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②喻指回归故土。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帏。”
天下一宗
成语解释: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成语出处:《汉书・吴王濞传》: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
文章宗匠
成语解释:为人宗仰的文章巨匠。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五代》:“而独称王仁裕、和凝为文章宗匠,以饶著作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