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的成语(共99个)
披发缨冠
成语解释: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披沙简金
成语解释: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
成语出处:梁・锺嵘《诗品》卷上:“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带月披星
成语解释: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
秉笏披袍
成语解释: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
比喻作官。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二折:“圣朝辅佐必良才,野有贤人久困埋,今朝察访当推举,秉笏披袍拜御阶。”
擐甲披袍
成语解释:擐:穿;披:穿着。
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披袍擐甲
成语解释:披:穿着;擐:套穿。
穿着战袍,套起铠甲。形容做起战斗准备。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鞭打单雄信》第三折:“俺元帅遇难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逞怪披奇
成语解释:炫耀奇异。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息耕亭记》:“尚修其辞,逞怪披奇,穷精备思,遐观千载,竟亦何裨,此谓名劳。”
剪发披缁
成语解释:亦作“剪发被褐”。削发,身着僧尼服装。谓出家为僧尼。
成语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
烂若披锦
成语解释:形容文辞华丽。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烂若披掌
成语解释: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
成语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客止》:“与人言古今成败,烂若披掌,听者忘倦。”
披裘带索
成语解释:形容衣着粗陋。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带索,往见孟尝君,欲趋不能进。”
披裘负薪
成语解释:裘:皮毛衣服。
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成语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披霄决汉
成语解释:冲出霄汉。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行路难》诗:“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握素披黄
成语解释:犹言握铅抱椠。素,白绢,古代用以书写。黄,雌黄,古代用以校点书籍。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
枕戈披甲
成语解释:见“枕戈坐甲”。
成语出处:清・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因一邑而累及一省。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抑郁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