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的成语(共40个)
- 镂簋朱绂- 成语解释:镂: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涂上红彩;绂:古代帽子的系带。 
 用刻有花纹的簋和红色的帽带。形容生活的奢华。-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簋朱绂。” 
- 镂冰斸雪- 成语解释: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皖江酬唱集》序:“予唱汝和,无往不复,镂冰斸雪,纂组缤纷。” 
- 镂冰㔉雪- 成语解释: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 呕心镂骨- 成语解释:呕:吐。 
 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 裁心镂舌- 成语解释: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 成语出处: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 雕文刻镂- 成语解释:谓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景帝纪》:“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 雕蚶镂蛤- 成语解释: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 彫章镂句- 成语解释:指刻意雕琢词章。 
- 铭肤镂骨- 成语解释:同“铭心镂骨”。 - 成语出处:唐・令狐楚《代李仆射谢男赐绯鱼袋表》:“铭肤镂骨,不敢殒坠。” 
- 铸木镂冰- 成语解释:谓约束树木(使其按人为的形态生长),刻镂冰块(使其成某种精致的工艺品)。比喻经办毫无成效的事情。 - 成语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中》:“卖浆贩麦,利辄失时,铸木镂冰,初无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