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的成语(共44个)
昂首阔步
成语解释:昂:仰;抬头;阔步:大踏步向前走。
抬起头;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的样子。有时也用来形容态度高傲。成语出处: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气宇轩昂
成语解释: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
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慷慨激昂
成语解释: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
激昂:振奋昂扬。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三十六・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激昂慷慨
成语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成语出处:清・归庄《顾天石诗序》:“太白《古风》,而寄托深远,激昂慷慨,前无古人。”
斗志昂扬
成语解释: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
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成语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昂昂不动
成语解释: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
形容目中无人,十分傲慢的样子。成语出处:楚剧《葛麻》第一场:“见了员外,昂昂不动,岂不是丢了一个揖?”
昂昂自若
成语解释: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
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5卷:“三士带剑立于殿下,昂昂自若。”
气宇昂昂
成语解释: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
精神饱满,气度不凡。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昂首望天
成语解释:昂首:抬起头。
仰着头看天。形容态度十分傲慢;眼光向上;不深入基层或做事脱离实际;也作“昂首天外”。成语出处: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昂首挺胸
成语解释: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
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成语出处:《上饶集中营・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器宇轩昂
成语解释:轩昂:精神饱满。
形容人精神饱满,风度不凡。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群情激昂
成语解释: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和高昂。
成语出处:林语堂《买鸟》:“假使我有一天须现身在群情激昂的公众之前,想要消除一群恨我入骨欲得我而甘心的中国民众的怒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了。”
雄赳赳,气昂昂
成语解释:赳赳:雄壮勇武;昂昂:气概轩昂。
指人雄壮勇武,气宇轩昂的样子。成语出处:元・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则你那雄赳赳,气昂昂,身凛凛,貌堂堂。”
雄纠纠,气昂昂
成语解释:纠纠:健壮威武的样子。
昂昂:情绪高涨的样子。
形容雄壮威武,情绪高昂。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六回:“那贼将季三思、倪慑,领着十余员偏将,雄纠纠,气昂昂的杀奔到城下来。”
昂头天外
成语解释:昂:抬起。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