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成语(共306个)
- 前功尽灭- 成语解释:见“前功尽弃”。 -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 功盖天下- 成语解释:功劳天下第一。 - 成语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 大功毕成- 成语解释: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语解释:母:先导,根源。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 功均天地- 成语解释:均:同。 
 功绩与天地等同。形容功劳极大。- 成语出处: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功均天地,明并日月。”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成语解释: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 成语出处:《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成语解释: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 
- 一将功成万骨枯- 成语解释: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成语出处: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毕其功于一役- 成语解释: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成语出处: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 功不成,名不就- 成语解释:就:成。 
 比喻事情没成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 失败者成功之母- 成语解释:母:先导,根源。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毛泽东《实践论》:“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成语解释: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 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成语解释: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 
-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成语解释:疑:疑虑。 
 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成语解释:疑:疑虑。 
 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