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慨的成语

慨的成语(共29个)

  • 慷他人之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成语解释: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 激扬

    kāng kǎi jī yáng

    成语解释:激扬:振奋昂扬。
    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成语出处:《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 激烈

    kāng kǎi jī liè

    成语解释:见“慷慨激昂”。

    成语出处:《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 万千

    gǎn kǎi wàn qiān

    成语解释: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

  • 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成语解释: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
    激昂:振奋昂扬。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三十六・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悲歌慷

    bēi gē kāng kǎi

    成语解释:指激昂高歌,以抒发感慨。形容壮烈的气概。

    成语出处:宋・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 激昂慷

    jī áng kāng kǎi

    成语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成语出处:清・归庄《顾天石诗序》:“太白《古风》,而寄托深远,激昂慷慨,前无古人。”

  • 赴义

    kāng kǎi fù yì

    成语解释: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
    赴义:为正义而死。
    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成语出处: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 陈词

    kāng kǎi chén cí

    成语解释: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陈:述说。
    意气昂扬;情绪激动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也作“慷慨陈义”。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荆国文公祠堂记》:“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 淋漓

    kāng kǎi lín lí

    成语解释:淋漓:充盛;畅快。
    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成语出处: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六回:“先颁发一篇檄文,说得堂堂正正,慷慨淋漓。”

  • 解囊

    kāng kǎi jiě náng

    成语解释: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钱袋。
    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拿出钱来。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 杀身

    gǎn kǎi shā shēn

    成语解释:感慨: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杀身:舍弃性命。
    因愤慨而舍弃生命。

    成语出处:宋・朱熹《近思录・政事》:“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 系之

    gǎn kǎi xì zhī

    成语解释:有所感触;慨叹随之而生。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兴起慨叹。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悲歌

    kāng kǎi bēi gē

    成语解释: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成语出处: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 就义

    kāng kǎi jiù yì

    成语解释:慷慨:意气昂扬。
    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成语出处: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