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天的成语

天的成语(共1322个)

  • 下为己任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成语解释: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成语出处:《南史・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 暗无

    àn wú tiān rì

    成语解释: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
    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政治腐败;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 沸反盈

    fèi fǎn yíng tiān

    成语解释: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
    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 潢贵胄

    tiān huáng guì zhòu

    成语解释:指皇族或其后裔。

    成语出处: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第七卷:“天潢贵胄,大臣礼当致敬。”

  • pò tiān huāng

    成语解释: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 无绝人之路

    tiān wú jué rén zhī lù

    成语解释: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

  • 打鱼,两晒网

    sān tiān dǎ yú , 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成语解释: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坚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一人得道,鸡犬升

    yī rén dé dào , jī quǎn shēng tiān

    成语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 做一和尚撞一

    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语解释: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

  • 当一和尚撞一

    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成语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 做一日和尚撞一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 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 , 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成语解释: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 海内存知己,涯若比邻

    hǎi nèi cún zhī jǐ , tiān yá ruò bǐ lín

    成语解释: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成语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秀才不出门,全知下事

    xiù cái bù chū mén , 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成语出处: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 秀才不出门,能知下事

    xiù cái bù chū mén , 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秀才:指儒生。
    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