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的成语(共69个)
被甲据鞍
成语解释: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成语出处:《後汉书・马援传》载: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被绣之牺
成语解释:被:通“披”;牺:祭祀用的牲畜。
披着锦绣的牲牛。比喻求得功名利禄而不能全余生的人。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衣被群生
成语解释: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
比喻恩惠广施。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衣被群生,赡足万类。”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解释: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解释: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被发缨冠
成语解释: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光被四表
成语解释:被:加于,及于;四表:四周很远的地方。
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成语出处:《尚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东渐西被
成语解释:渐:浸渍;被:覆盖。
向东浸渍,向西覆盖。指范围逐渐扩大。成语出处:《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被褐怀宝
成语解释: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
被朱佩紫
成语解释:穿红袍,挂紫绶。指身为大官。
成语出处:《晋书・夏侯湛传》:“若乃群公百辟,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带白,坐而论道者,又充路盈寝。”
被褐怀珠
成语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蒙恩被德
成语解释:蒙、被:受到。
受到别人的恩惠。成语出处:元・董解元《西厢记》卷二:崔相姻亲交朋,蒙恩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