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盟的成语

盟的成语(共34个)

  • 海誓山

    hǎi shì shān méng

    成语解释: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
    也作“山盟海誓”。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 城下之

    chéng xià zhī méng

    成语解释:盟:盟约;和约。
    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 海誓

    shān méng hǎi shì

    成语解释: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样永世不变。多表示对爱情的坚贞。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 山誓海

    méng shān shì hǎi

    成语解释:对着山海盟誓,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四块玉》:“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

  • 百岁之

    bǎi suì zhī méng

    成语解释:同“百年之约”。即婚约。

    成语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 歃血为

    shà xuè wéi méng

    成语解释:古代参加盟会者;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诚意。

    成语出处: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 攻守同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成语解释: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

  • 啮血为

    niè xuè wéi méng

    成语解释:指咬臂出血,发誓定盟,以示坚决。

    成语出处:揆郑《哀政闻社员》:“杨度初时,倡言排满,与黄兴、刘揆一啮血为盟,图为刺客,将赫然革命之健者。”

  • 割臂

    gē bì méng gōng

    成语解释: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
    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指水

    zhǐ shuǐ méng sōng

    成语解释:盟:盟誓。
    指着流水、松树盟誓。形容情谊之深。

    成语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章相与学士,初方指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机会,嘲他几句,有何不可?”

  • 山咒

    hǎi méng shān zhòu

    成语解释:犹言海誓山盟。

    成语出处:明・梁辰鱼《醉太平・暮愁闺怨》套曲:“海盟山咒,都随一江逝水东流。”

  • 砺岳

    lì yuè méng hé

    成语解释:同“砺带河山”。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凶勘难,尔既立于殊庸;砺岳盟河,予岂忘于丰报。”

  • 衣裳

    yī cháng méng huì

    成语解释:衣:穿。
    穿着礼服聚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 城下

    chéng xià méng
  • 割臂之

    gē bì zhī méng

    成语解释: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
    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