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的成语(共15个)
- 隐鳞戢羽- 成语解释:见“隐鳞戢翼”。 -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序》:“古之文人才士,当其隐鳞戢羽,名闻未彰,必有文章钜公,以片言只字定其声价。” 
- 干戈载戢- 成语解释:干戈:古代的兵器。 
 指武器。载:虚词。
 戢:聚藏。
 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 
- 倒戢干戈- 成语解释:见“倒载干戈”。 -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成语解释:戢:停;焚:烧。 
 战争就像玩火,不在适当的情况下停止就会烧死自己。-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 载戢干戈- 成语解释: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 
 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戢鳞委翅- 成语解释:戢:收敛。 
 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 成语出处:唐・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翅无复望。” 
- 俯首戢耳- 成语解释:见“俯首帖耳”。 - 成语出处:孙中山《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 櫜弓戢矢- 成语解释:见“櫜弓戢戈”。 - 成语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得失互见,诸臣何不以事无把握为虑,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 櫜弓戢戈- 成语解释: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戢鳞潜翼- 成语解释:戢:收敛;潜:隐居。 
 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 隐鳞戢翼- 成语解释: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 戢暴锄强- 成语解释:戢:遏止,停止;暴:残暴;锄:铲除;强:蛮不讲理。 
 遏止、铲除凶蛮残暴的人或事。
- 不戢自焚- 成语解释:戢,平息。是说用兵与用火的道理相通,如果不加以收敛平息,将导致自身毁灭。 -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 潜鳞戢羽- 成语解释:谓隐藏形迹。 -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潜鳞戢羽,幸舟逢鄂君。” 
- 戢鳞委翼- 成语解释: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同“戢鳞潜翼”。 - 成语出处:唐・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翼无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