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愤的成语

愤的成语(共44个)

  • 激起公

    jī qǐ gōng fèn

    成语解释: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

  • 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成语解释: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
    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成语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 恨不平

    fèn hèn bù píng

    成语解释: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成语出处:张恨水《啼笑因缘》第20回:“家树见她总有些愤恨不平的样子……又不知怎样安慰才好。”

  • 懑不平

    fèn mèn bù píng

    成语解释:愤懑:抑郁不平。
    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九回:“我听郎君之言愤懑不平,似怨小姐错看了郎君的诗句。”

  • 满腔悲

    mǎn qiāng bēi fèn

    成语解释:满腔:充满心中。
    心中充满悲痛愤怒。

    成语出处: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吴吉昌满腔悲愤,他在家里对老伴激动地说:‘我相信总有一日,会重见青天……’”

  • 人神同

    rén shén tóng fèn

    成语解释: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成语出处:《魏书・道武七王传》:曾不怀音,公行反噬,肆兹悖逆,人神同愤。

  • 风惊浪

    fèn fēng jīng làng

    成语解释:狂风骇浪。

    成语出处:《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武帝]便投劾星弛,不复寝食,倍道就路,愤风惊浪,不暂停止。”

  • 发有为

    fèn fā yǒu wéi

    成语解释:愤发:振作,兴起。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艾芜《云南在我的心地上播下了美好的种子》:“它教人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大事;鼓舞年青人愤发有为,产生远大的志向。”

  • 勇于私斗,怯于公

    yǒng yú sī dòu , qiè yú gōng fèn

    成语解释:私:私利;怯:畏缩。
    为了争取个人私利很勇敢,为了大家的利益在行动上则畏缩不前。

  • 然作色

    fèn rán zuò sè

    成语解释:愤然:忿怒的样子。
    因忿怒而变了脸色,发怒。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帝愤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

  • 忘餐

    fā fèn wàng cān

    成语解释: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
    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出处:《魏书・高允传》:“拔萃衡门,俱渐鸿翼,发愤忘餐,岂要斗食。”

  • 时疾俗

    fèn shí jí sú

    成语解释:同“愤世嫉俗”。

    成语出处:《明史・姜士昌传》:“居恒愤时疾俗,欲以身挽之。”

  • 世嫉邪

    fèn shì jí xié

    成语解释: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
    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成语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 世疾邪

    fèn shì jí xié

    成语解释:犹愤世嫉俗。

    成语出处:唐・韩愈《杂说》之三:“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 龙愁

    tuó fèn lóng chóu

    成语解释:鼍:扬子鳄。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成语出处: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