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的成语(共44个)
草木萧疏
成语解释:萧疏:冷落,稀稀落落。
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成语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成败萧何
成语解释:萧何:人名,汉初丞相。
喻指成功失败皆操纵于一人之手。成语出处:洪迈《容斋续笔》:“ 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之语。”
萧然尘外
成语解释:萧然:清静寂寞的样子;尘:尘世。
形容极为超脱,不被俗情杂物所累。成语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下卷:“又诗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闲话之趣,故笔墨间时觉萧然尘外。”
萧然物外
成语解释: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
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成语出处:《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萧斧之诛
成语解释: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
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成语出处: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萧行范篆
成语解释:萧:南朝宋代书法家萧思话;范:南朝宋代书法家范晔。
萧擅长行书,范精于小篆。成语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绝妙。”
萧墙之患
成语解释: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祸患。
成语出处:《韩非子・用人》: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
萧然四壁
成语解释:萧然:寂寞冷落;四壁:四面墙壁。
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成语出处:宋・陆游《幽事》:萧然四壁野人家,幽事还堪对客夸。
衅起萧墙
成语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时值乱离,衅起萧墙。”
兴味萧然
成语解释:兴味:兴趣;萧然:萧索冷落的样子。
没有一点兴趣。成语出处:宋・王禹偁《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吴市吹萧
成语解释:指在吴市吹萧乞食。多用来比喻有大志者或英雄人物,却因落难穷困而沦为乞丐。又作“吹萧乞食”。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子胥奔吴,至陵水,无以糊其口,鼓腹吹箎,乞食于吴市。”箎,古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