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辟的成语

辟的成语(共27个)

  • 入里

    biān pì rù lǐ

    成语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
    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 开天

    kāi tiān pì dì

    成语解释:辟:开辟。
    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 天地开

    tiān dì kāi pì

    成语解释:指前所未有,有史以来头一次。

    成语出处: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 蹊径

    dú pì xī jìng

    成语解释:辟:开辟;蹊径:小路。
    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

    成语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 蹊径

    lìng pì xī jìng

    成语解释: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成语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 近里

    biān bì jìn lǐ

    成语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
    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宋・程颢《师训》:“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

  • 向里

    biān bì xiàng lǐ

    成语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寄邹谦之书》:“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大约未尝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风捉影,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 着里

    biān bì zhuó lǐ

    成语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成语出处:清・李颙《南庠汇语》十六:“一则文字知见义袭于外,原不曾鞭辟着里,真参实悟。”

  • 复子明

    fù zǐ míng bì

    成语解释:辟:国君。
    称帝王复位,重新掌权。

    成语出处:《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

  • 恶除患

    pì è chú huàn

    成语解释:辟:祛除。
    祛除邪恶与祸患。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1卷:“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

  • 邪侈

    fàng pì xié chǐ

    成语解释: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
    指肆意作恶。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 六通四

    liù tōng sì pì

    成语解释: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 踊哭泣

    pì yǒng kū qì

    成语解释:辟:通“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
    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衰绖管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

  • 地开天

    pì dì kāi tiān

    成语解释:开:开拓;辟:开辟。
    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来。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杏黄幡下千千条古怪的金霞,内藏着天上无,地上少,辟地开天无价宝。”

  • 一言可

    yī yán kě bì

    成语解释:辟:征召。
    因一句话被赏识就可以得到征召而做官。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卫玠嘲之曰:‘一言可辟,何假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