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的成语(共21个)
- 像模像样- 成语解释:指体面好看。形容郑重或隆重的样子。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番调动,老爷可必得像模像样答上头的情才使得呢。” 
- 像心像意- 成语解释:谓顺遂心愿,合乎心意。 -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海陵王荒淫》:“这海陵像心像意侮弄了几多时节。” 
- 水月镜像- 成语解释:水中月,镜中像。指一切虚幻的影像。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 成语出处:唐・裴休《唐赐紫方大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 
-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成语解释: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成语解释: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 像煞有介事- 成语解释:指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样子。 - 成语出处:鲁迅《二心集・再来一条“顺”的翻译》:“我们的‘友邦’好友,顶喜欢宣传中国的古怪事情,尤其是‘共党’的,四年以前,将‘裸体游行’说得像煞有介事,于是中国人也跟着叫了好几个月。” 
- 像心称意- 成语解释:称心满意。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一个是萧管朋友贾清夫,一个是拳棒教师赵能武。一文一武,出入不离左右。” 
- 像心适意- 成语解释:随心所欲。 -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畔房小姐]自恃是太师爷的女儿,凡事像心适意,敢作敢为。” 
- 四不像- 成语解释: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 成语出处:朱自清《罗马》:“现在满是一道道颓毁的墙基,倒成了四不像。” 
- 装一佛像一佛- 成语解释:指装什么像什么。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八:铺内一应什物家伙,无不完备。真个装一佛像一佛,自然像个专门的太医起来。 
- 超然像外- 成语解释:以:用法等同“于”。 
 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趁心像意- 成语解释: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 
 趁,通“称”。-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 射像止啼- 成语解释: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 酷吏传 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 
 此为射像事。”《新唐书 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
 ”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成语出处:《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