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锥的成语

锥的成语(共36个)

  • 上无片瓦,下无立之地

    shàng wú piàn wǎ , 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之地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 , 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 之地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立锥:插锥子。
    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 贫无立

    pín wú lì zhuī

    成语解释: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阡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 无立之地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 身无立

    shēn wú lì zhuī

    成语解释:没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极小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 处囊中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成语解释:囊:口袋。
    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 贫无立之地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 上无片瓦,下无立

    shàng wú piàn wǎ , xià wú lì zhuī

    成语解释: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上无片瓦,下无卓

    shàng wú piàn wǎ , xià wú zhuō zhuī

    成语解释: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上无片瓦,下无卓之地

    shàng wú piàn wǎ , 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卓:直立。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嗣》:“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

  • 露颖

    náng zhuī lù yǐng

    成语解释:比喻显露才华。

    成语出处:《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 画沙

    rú zhuī huà shā

    成语解释: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 无置之地

    wú zh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锥:锥子。
    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 无置

    wú zhì zhuī dì

    成语解释:见“无立锥之地”。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