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的成语(共141个)
- 简贤任能- 成语解释:指选用贤能。 - 成语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委诸相以简贤任能,付老臣以练兵御侮,则黎元自理,寇盗自平,中兴之功,旬月可冀。” 
- 君圣臣贤- 成语解释: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 成语出处:《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 妒贤疾能- 成语解释:见“妒贤嫉能”。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至林甫,[帝]曰:‘是子妒贤疾能,举无比者。’” 
- 圣君贤相- 成语解释: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 任贤用能- 成语解释:任:任用;贤:德才兼备的人。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 赏贤罚暴- 成语解释:犹赏善罚恶。 -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 贤身贵体- 成语解释:指身分高贵。 - 成语出处:《管子・立政》:“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有敢用其财。” 
- 举善荐贤- 成语解释:贤:胡才能,有道德的。 
 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残贤害善- 成语解释:残:残害;贤:有才德的人。 
 残害有才德善良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 轻贤慢士- 成语解释:轻:轻视;慢:傲慢。 
 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 
- 嫉贤傲士- 成语解释: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独据梁山志可羞,嫉贤傲士少宽柔。” 
- 纳士招贤- 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 屈尊敬贤- 成语解释:放下架子。用尊敬的态度来对待有贤德的人。 -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 野没遗贤- 成语解释:见“野无遗贤”。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 称贤荐能- 成语解释:称:称扬。 
 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