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拳的成语

拳的成语(共77个)

  • 不离手,曲不离口

    quán bù lí shǒu , qǔ bù lí kǒu

    成语解释: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成语出处: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 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 , 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 , 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ǎ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 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quán tóu shàng zhàn de rén , gē bó shàng zǒu de mǎ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成语出处:元・李文蔚《燕青捕鱼》第三折:我是个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不带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的老婆。

  • 服膺

    quán quán fú yīng

    成语解释: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
    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毒手尊

    dú shǒu zūn quán

    成语解释:毒手:凶狠的殴打。
    泛指无情的打击。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 不打笑面

    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成语解释: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

  • 擦掌

    mó quán cā zhǎng

    成语解释:形容行动之前心情激动;情绪高昂;急不可待。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但题起厮杀呵,摩拳擦掌。”

  • 擦掌

    mó quán cā zhǎng

    成语解释:①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②激动、气愤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枪,各分战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 透掌

    wò quán tòu zhǎng

    成语解释:见“握拳透爪”。

    成语出处:《晋书・卞壶传》:“其后盗发壶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

  • 无勇

    wú quán wú yǒng

    成语解释:没有力量和勇气。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 打脚踢

    quán dǎ jiǎo tī

    成语解释: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我便拳撞脚踢,也不怕他不死。”

  • 舞袖

    xuān quán wǔ xiù

    成语解释: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揎拳舞袖,说强夸胜,自称好汉,相见了便觉分外兴高,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

  • 捋袖

    xuān quán luō xiù

    成语解释:揎:卷起袖子;捋:拉起。
    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

  • 赤手空

    chì shǒu kōng quán

    成语解释:赤手:空手。
    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如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