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的成语(共64个)
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头
成语解释: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正色敢言
成语解释: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成语出处:《明史・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鬼子敢尔
成语解释:鬼子:骂人的话;敢尔:竟敢如此。
斥责人竟敢如此大胆。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士衡正色曰:‘我祖父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
断而敢行
成语解释:断:果断。
果断而敢于行动。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顾汪而忘大,后必有善;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犯颜敢谏
成语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成语出处: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弗敢专也
成语解释:不敢独自专有。
强毅果敢
成语解释:果敢:有决断,敢作敢为。
形容顽强坚毅,敢作敢为。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九》:强毅果敢则贤。
勇敢善战
成语解释:勇猛果断,很会打仗。
成语出处:礼聘义:“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
能征敢战
成语解释:征:征讨。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敢于作战。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必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