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肓的成语

肓的成语(共9个)

  • 病入膏

    bìng rù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
    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 病染膏

    bìng rǎn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见“病入膏肓”。

    成语出处: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 病在膏

    bìng zài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见“病入膏肓”。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 泉石

    gāo huāng quán shí

    成语解释: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
    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

    成语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 之疾

    gāo huāng zhī jí

    成语解释: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深入膏

    shēn rù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疾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 泉石膏,烟霞痼疾

    quán shí gāo huāng , yān xiá gù jí

    成语解释:膏肓:病情严重;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形容爱好山水林泉,烟雾云霞,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癖好。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 泉石膏

    quán shí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成语出处:《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锢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 疾入膏

    jí rù gāo hu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