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的成语(共65个)
- 膏肓泉石- 成语解释: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 
 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 成语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 膏肓之疾- 成语解释: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膏腴子弟- 成语解释:富贵人家的子弟。 - 成语出处:南朝・梁・锺嵘《〈诗品〉序》:“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 挤牙膏- 成语解释: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 - 成语出处:陆文夫《写在美食家>之后》:“如果所有的人从生到死都是向嘴巴里挤‘牙膏’,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消化器官的退化。” 
- 卖狗皮膏药- 成语解释:比喻说得很动听,实际上在骗人。 - 成语出处: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 深入膏肓- 成语解释: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疾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 沐浴膏泽- 成语解释:沐浴;比喻身受润泽;膏泽:恩泽。 
 指身受别人的恩惠。-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 
- 敲膏吸髓- 成语解释:犹敲骨吸髓。 - 成语出处: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膏唇拭舌- 成语解释: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 燃膏继晷- 成语解释: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 
 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草书・沈约》:“沈约,吴兴武康人也,官至尚书令。少家贫,一意书史,燃膏继晷,昼夜不倦。” 
- 膏场绣浍- 成语解释:谓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沱西别业记》:“始吾游沱西,见其地膏场绣浍,可以稼穑。” 
- 膏腴贵游- 成语解释:犹言富家贵族。 -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承传》:“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惟承独好之。” 
- 摩口膏舌- 成语解释: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羊胜之徒,摩口膏舌;邹阳自明,入狱复出。” 
- 脂膏莫润- 成语解释:见“脂膏不润”。 - 成语出处:《金石萃编・隋赵芬碑》:“清白自守,脂膏莫润。” 
- 脂膏不润-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廉洁,不贪财物。 - 成语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孔奋》:“直脂膏中,亦不能自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