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的成语(共166个)
星离月会
成语解释: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妻》:“从此星离月会,积有年余。”
星离雨散
成语解释:比喻在一起的人纷纷别离了。
成语出处: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宵,星离雨散不终朝。”
星移漏转
成语解释:星位移位,更漏转换。谓夜深。
成语出处:明・刘基《花犯・秋夜》词:“夜何其,星移漏转,凉蟾照无睡。”
星行电征
成语解释:像流星闪电。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十反・但望》:“望自劾去,星行电征,数日归,趋诣府。”
云屯星聚
成语解释:同“云屯雨集”。
成语出处:明・邵璨《香囊记・败兀》:“丘爷爷手下猛将如虎,战士如蜂,云屯星聚,布满四方津要去处。”
众星拱极
成语解释: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同“众星环极”。
成语出处:《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有土者莫不跨峙一隅,有民者莫不荣其私号,不遵众星拱极之道,不慕细流归海之义。”
众星环极
成语解释: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北极星。共,“拱”的古字,环绕。汉・张衡《西京赋》:“譬如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
星落云散
成语解释:像星星坠落,云彩散开。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6回:“这大圣把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把那伙贼打得星落云散。”
快步流星
成语解释: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成语出处:单田芳《燕王扫北》第32回:“又等了一会儿,李七骑马回来了。只见他在府门外翻身下马,手提马鞭,快步流星进了里屋。”
扫帚星
成语解释:彗星。骂被认为带来灾祸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你这个小贱人,命带扫帚星!进门不到一年,先扫死了丈夫,再把公公的差使扫掉了。”
百星不如一月
成语解释: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众星拱北
成语解释: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三星在天
成语解释:指新婚。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