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的成语(共118个)
枕戈待旦
成语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
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温枕扇席
成语解释:谓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成语出处:《陈书・沈炯传》:“每跪读家书,前惧后喜,温枕扇席,无复成童。”
枕戈坐甲
成语解释: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高枕无忧
成语解释: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被甲枕戈
成语解释: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十二・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
枕石寝绳
成语解释:见“枕方寝绳”。
成语出处:《文子・精诚》:“虑牺氏之王天下也,枕石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
高枕而卧
成语解释: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长枕大被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上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弟兄同寝。”
枕冷衾寒
成语解释:枕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枕石漱流
成语解释:旧时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秋胡行》:“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安枕而卧
成语解释: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捶床捣枕
成语解释:形容辗转难以入睡。
成语出处:《捉鬼传》第七回:“风流鬼无奈……这一晚捶床捣枕,翻来翻去,如何睡得着。”
枕戈泣血
成语解释: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枕戈尝胆
成语解释: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满腔热枕
成语解释: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成语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