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的成语(共27个)
干瞪眼
成语解释:干着急而没有办法。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等他们知道了,水已经到了咱们村,他们也只能干瞪眼!”
目瞪口呆
成语解释: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
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直眉瞪眼
成语解释: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
吹胡子瞪眼
成语解释: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成语出处:刘绍棠《渔火》第一章三:“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
瞪眼咋舌
成语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成语出处:康濯《腊梅花・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大眼瞪小眼
成语解释:大眼看着小眼,没有解决的办法。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几句话,把个马连福说得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后脊梁背嗖嗖地冒凉气。”
死眉瞪眼
成语解释: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偏偏那日人来的多,里头的人都死眉瞪眼的。凤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会子。”
目瞪神呆
成语解释:瞪:眼睛发愣。
眼睛发愣,神情呆滞。形容吃惊的样子。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登时惊得目瞪神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
瞪目哆口
成语解释: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帝城花样・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目瞪舌强
成语解释:同“目瞪口呆”。
成语出处:宋・陈亮《众祭潘用和文》:“俄而于朋辈之中夺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强,不知所以为策。”
目瞪舌挢
成语解释:同“目瞪口呆”。
成语出处: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一报元征》:“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立眉瞪眼
成语解释: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
成语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吹胡子瞪眼睛
成语解释: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00回:“随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钱粮,也照着催别的百姓那么一样,下来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目瞪口歪
成语解释:形容气极时的神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话问你!’”
口呆目瞪
成语解释: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